依戀在部落格,讓自己永遠記得,用快樂感動的生活記憶編織成的生命風景

依戀在部落格,讓自己永遠記得,用快樂感動的生活記憶編織成的生命風景

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

和藝術的偶遇

前幾天趁著侯檢空檔到藝大走走,咖啡館對面有間展覽室,好奇推開門,立刻被眼前的鐵製藝術品和木板刻畫深深吸引。



一時間,就感覺到自己的眼睛在發亮,心也在強烈的跳動,因著那樣的線條,、圖案和色彩。

正當好奇的猜想關於作者的種種,空氣中輕輕揚起樂音,一個男子以淡淡的、聽似不經意的低沉聲調緩緩訴說,雖然說的是我聽不懂的語言,卻讓原已陷入感動的我,感覺到有些甚麼在胸中一直蕩漾開來。

很奇怪的,我似乎常常莫名的就被動人音樂中聽不懂的男子獨白所吸引感動。

這讓我想起十幾年前,也曾經被陳昇「國界」一曲中聽不太懂的男子日語獨白所深深吸引,尤其是最後結合了哀戚嗩吶的那段,更是引得當時的我頻頻反覆傾聽。

另外,還有一些記不得的、不知名的...

是因為聽不懂的語言賦予更多想像空間,還是因為少了直接的語意,於是多了更多對於情感釋放的敏感察覺。

當然,對我來說,背景音樂的襯托和暗示,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吧。

幾分鐘後,男子開始說起了國語,這才好奇環顧。原來,一旁的角落正同時播放著作者的紀錄片。

他是排灣族的伊誕.巴瓦瓦隆。

莫拉克風災之後,他的部落面臨遷徙和重建,自己的內心世界也同時在重建著,於是開始有了新的風格,以紋路、疊砌、雕刻、畫色的方式,在木板上創作,描繪故鄉的百合花、故鄉的風,以及其他種種,藉此懷念他的童年,也懷念他的家園。

看似簡樸的畫面,卻深入我心。
然後,一連翻看了他的兩本畫冊,每幅作品都有著一首關於家鄉的詩。

原來,不只是畫家,他還同時是位感性的詩人和導演。

明亮的空間,可以看到外面的綠意和裝置藝術。展場雖然小小的,但卻飽滿強大得讓我獨自一個人靜靜的站在那兒不想走。






趕回醫院途中,腳步很是輕快,為自己與這個展覽的邂逅相遇而喜悅。短短幾十分鐘,就把原本平淡的返檢日裝填得無比豐盈亮眼。

喜歡這種被藝術填滿所帶來的感動,好像心裡面因此而有了一種再次出發的喜悅和激情。

0 回應:

張貼留言

我有話要說......